衡陽清真寺
2011-06-23
衡陽回民始于明初,主要是一些官員隨明太祖的部隊南征,定居衡陽。原清真寺于明朝回民捐款建成,位于湘江東岸“鹽店碼頭”(現湘江東路139號),占地1037平方米,建筑面積有300多平方米。乾隆四十三年(1778)廣東籍陳姓回民為首發動回民捐助白銀進行大修,光緒年間重修一次,1933年何玉元鄉老和蘇坤峰阿訇籌資又修復一新,寺宇分三進,前面臨街是大殿,回民活動中心,功修的場地,回民一年一度的“開齋節”、“宰牲節”……等重大節日和每周五的“主麻拜”都在此舉行,還經常迎送過往回民到此朝覲。后面是天井,兩邊是過道。第二進是教長、阿訇、鄉老辦公室及董事會活動之處,接后又是天井,兩邊是廂房。第三進是教長、阿訇的宿舍、廚房、浴室、廁所、雜屋等。寺最后面有口大魚塘??箲饡r,后進被敵機炸毀。解放前寺院已破爛不堪,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壞尤為嚴重,寺壁上刊的橫、豎兩塊刻有“清真寺”介紹和捐款人名的碑石也被毀。
定居衡陽回民的姓氏,已知清代以前有馬、麻、畢、藍、陳、劉、唐、何諸姓。到現在定居衡陽的回民,共有60多個姓氏,2000余人,以唐、何、索、馬、藍、丁等姓人口為多。各姓回民的住址,除唐、何兩家世代住在“唐家巷”和鹽店碼頭一帶以外,其他均散居各人的工作單位。
1970年清真寺利用原清真寺的舊料遷建到一處外貿倉庫,有七間平房,占地約100平方米。地址在衡機一里251號,東面是飛機坪,南面是江東工業研究所,西面是鐵路職工住宅區,寺旁周圍綠樹成蔭,掩映著橫書在寺門牌坊上“清真寺”三個大字,象征著“清凈無染,真乃獨一”。
2004年根據回民群眾的要求,經市政府批準、支持,遷址在飛機坪回民公地上建起一座能容納500—600人禮拜的氣勢宏偉的清真寺。
現地址:衡陽市珠暉區衡機里165號
郵編:421000
阿訇:蔡志高
定居衡陽回民的姓氏,已知清代以前有馬、麻、畢、藍、陳、劉、唐、何諸姓。到現在定居衡陽的回民,共有60多個姓氏,2000余人,以唐、何、索、馬、藍、丁等姓人口為多。各姓回民的住址,除唐、何兩家世代住在“唐家巷”和鹽店碼頭一帶以外,其他均散居各人的工作單位。
1970年清真寺利用原清真寺的舊料遷建到一處外貿倉庫,有七間平房,占地約100平方米。地址在衡機一里251號,東面是飛機坪,南面是江東工業研究所,西面是鐵路職工住宅區,寺旁周圍綠樹成蔭,掩映著橫書在寺門牌坊上“清真寺”三個大字,象征著“清凈無染,真乃獨一”。
2004年根據回民群眾的要求,經市政府批準、支持,遷址在飛機坪回民公地上建起一座能容納500—600人禮拜的氣勢宏偉的清真寺。
郵編:421000
阿訇:蔡志高
通訊報道
最近更新
- “湖南省伊斯蘭教界安全生產調研檢查行動”------省伊協到邵陽市重點清真寺開展安全生產及疫情防控檢查
- 省伊協黃祖群會長一行蒞臨株洲清真寺開展安全生產檢查調研
-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省伊協赴株洲市、長沙市清真寺開展安全生產檢查調研
- 桃江縣、鲊埠回族鄉領導與伊斯蘭教界和穆斯林群眾代表座談
- 長沙市伊協開展“善行齋月·愛心行動”活動
- 長沙市伊協召開穆斯林代表人士座談會
- ?善行齋月愛心行動---桃江縣伊斯蘭教界開展2022年善行齋月慈善活動
- 長沙市伊協召開2022年第二季度常務理事會儀
- “善行齋月·愛心行動”——湖南省伊協開展2022齋月慰問暨伊斯蘭教中國化數據調研活動
- 長沙市民宗局李佑明局長蒞臨清真寺指導防疫工作和齋月慰問
聯系我們
中國?湖南省伊斯蘭教協會
地址: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天劍路266號
電話/傳真:+86 0731-85184084
郵編:410007
郵箱:hnislm@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