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紅色足跡 奮進新征程 ——湖南省伊協赴延安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為深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進一步感受革命精神、弘揚革命精神、激勵革命斗志,7月22日至28日,湖南省伊協組織副秘書長以上負責人和部分市伊協負責人共17人,在省伊協會長張光耀的帶領下赴延安紅色革命根據地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本次“四史”學習教育,通過瞻仰紅色革命舊址、現場教學、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旨在回顧黨在延安十三年艱苦奮斗歷程,并汲取奮進力量。省民宗委宗教業務四處處長尚光菊全程參與指導。
初遇延安,似曾相識,賀敬之的“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的心境油然而生。在紅色教育學習期間,大家在棗園、鳳凰山、楊家嶺、等革命舊址再次重溫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憂國憂民、運籌帷幄、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無私奉獻、建立豐功偉業的十三年。在梁家河村史館,作為習總書記上世紀六十年代知青插隊的地方,在那里,大家更深的感悟習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在延安革命紀念館、抗大紀念館與中央西北局等革命舊址,通過講解員的講解,展館內的老照片、陳列品便串連成無數個紅色革命事跡,使得大家腦海中浮現出老一輩革命家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浴血奮戰、不畏犧牲的場景。在延安,全體學員聆聽了延安市委黨校教授—《黨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專題講座,教授幽默風趣的語言激起了學員們的學習熱情與動力,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員們對黨在延安的發展史有了比較全面系統的了解,認識到中共中央為什么能落腳陜北,明白了中國共產黨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順應人民的呼聲,代表中華民族的利益,把握社會發展前進的趨勢,建立起抗日統一戰線,引領各族人民最終戰勝了日本侵略者。
面對延安,我們忘不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先烈們那振聾發聵的吶喊和堅實有力的腳步。
追昔撫今,在歷史的震撼與當今的感受中,大家充分進行了交流學習,更加明白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懂得飲水思源,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在思想上再一次受到了洗禮和升華。并表示要學習革命先輩們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并將此次學習為契機,將延安精神落實到本職工作中,團結帶領我省伊斯蘭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眾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自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我省伊斯蘭教界應有的貢獻。
在參觀學習期間,我省一行與陜西省伊協進行交流座談,就兩省伊斯蘭教基本情況,如何持續深化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四進”清真寺和堅持伊斯蘭教工作中國化方向等作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此外,在陜西省伊協有關負責人的陪同下,一同前往化覺巷清真大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參觀學習。
通訊報道
最近更新
聯系我們
中國?湖南省伊斯蘭教協會
地址: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天劍路266號
電話/傳真:+86 0731-85184084
郵編:410007
郵箱:hnislm@hotmail.com